NVIDIA 推出最先進串流設備 SHIELD TV
SHIELD 支援 NVIDIA 全新居家人工智慧平台
整合電視專用Google Assistant、SmartThings Hub 及 NVIDIA SPOT AI麥克風
NVIDIA (輝達) 今天宣布推出全新開放平台媒體串流設備 NVIDIA® SHIELD™ TV,內建頂尖的視覺運算技術,為串流、遊戲以及人工智慧 (AI) 等應用帶來前所未有的絕佳體驗。
SHIELD 具有引人注目的新穎設計,同時附上遙控器與遊戲手把,為客廳提供極致的娛樂體驗。
NVIDIA 創辦人暨執行長黃仁勳於 CES 展發表演說時指出:「NVIDIA在視覺運算與深度學習累積的成就,讓我們得以打造出這款革命性的裝置。SHIELD TV是全球最先進的串流設備,不僅具備 4K HDR 影像畫質,還擁有 NVIDIA 著名的遊戲效能,同時支援許多豐富的媒體內容,讓全家人享受不間斷的娛樂。同時 SHIELD 全新的AI居家功能,讓我們能控制各種家用電器,透過巧妙的人工智慧,與住家各處設備上播放的內容進行互動。」
最高效能 4K HDR 媒體串流設備
全新 SHIELD 支援 4K HDR 影像畫質,提供最豐富的視覺體驗,其效能超過市場上其他串流設備3 倍以上。加上Amazon Video 4K HDR,SHIELD提供最多樣開放的4K媒體選單,也支援Netflix、YouTube、Google Play Movies 及 VUDU。而YouTube 旗艦級電視應用程式也可望在未來幾個月內在 SHIELD上播放,將帶給觀眾 360 度的沉浸式觀賞體驗。
驚豔的遊戲體驗
SHIELD 不僅是媒體串流播放器,同時具備最完整的遊戲功能及豐富的各類遊戲內容。目前 SHEILD 遊戲庫已擴增至數千部,不久後並將串流 Ubisoft 的熱門遊戲,包括《看門狗2》、《刺客教條:梟雄》、《榮耀戰魂》等眾多遊戲鉅作。未來 Ubisoft 的新款遊戲將與 PC 版本同步推出。
目前 SHIELD 平台持續增加多款熱門遊戲,包含近期推出的《見證者》、《古墓奇兵》及《暗影之槍:傳奇》。
家用人工智慧(AI)
未來幾個月 SHIELD 將加入一系列AI功能,顛覆居家娛樂的面貌:
- 無需動手、第一個內建Google Assistant的電視裝置。Google 著手優化電視平台上的 Assistant 體驗,不僅提供音訊回覆,更可在家中大尺吋電視上顯示影像答覆。運用語音指令即可取代在遙控器上點選按鈕搜尋內容、暫停、快轉、或回轉等動作。此外,Google Assistant還能協助搜尋內容以及答覆問題。
- 整合SmartThings Hub技術讓SHIELD搖身變成一部智慧家庭中控設備,連結超過200種智慧家庭裝置
- NVIDIA SPOT™ 人工智慧麥克風配件,則讓 SHIELD 成為 AI 居家的中心骨幹,將智慧控制功能延伸到住宅的各個角落
SHIELD 供應支援
Google Android TV 部門總監 Sascha Prueter 表示:「我們非常高興能參與這次由 Andorid TV 平台所驅動的 SHIELD TV,在未來幾個月內當 Google Assistant 能在 Android TV 上使用時,SHIELD 的使用者將能夠透過一句『 OK Google 』聲控指令,享受免持的 Android TV 體驗。」
Creative Strategies 總裁 Tim Bajarin 表示:「透過無縫地整合遊戲大作、豐富的媒體內容與 AI,NVIDIA 已為串流樹立新的標竿,具備多元服務與順暢執行能力的 SHIELD 儼然已成為未來居家娛樂的最佳代表作。」
售價與供應時程
SHIELD TV 現已開放預購,將於本月稍後開始於美加與歐洲特定地區銷售,內附有遙控器與遊戲手把,定價199.99 美元。SHIELD Pro 也將在本月稍後上市,隨機附有控制手把、遙控器、耳機接頭、以及500GB儲存容量。另外針對中國推出專屬版 SHIELD,內含特別優化的客製化軟體,預計在今年稍後問市。SHIELD 專用 NVIDIA SPOT 麥克風配備售價為49.99美元。
新款 SHIELD TV 推出的功能 將支援目前的SHIELD 裝置,預計在 1 月即可透過空中下載(over-the-air)進行軟體升級。
關於NVIDIA (輝達)
NVIDIA (輝達) 為人工智慧運算公司,自1999年發明GPU起,成功促進PC電競市場的成長並重新定義現代電腦繪圖卡產品,掀起電腦平行運算革命。近年來GPU深度學習也促發被視為下一個運算時代的人工智慧,透過GPU以類人腦方式運作於電腦、機器人與自駕車等,來感知並解讀真實世界。欲瞭解更多資訊,請瀏覽www.nvidia.com.tw/object/newsroom_tw.html 以及 blogs.nvidia.com.tw。
臉書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