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D Radeon R9 Fury X 怒火上市, 4GB HBM 迎戰4K, VR
AMD於今日在台灣發表了新一代Radeon R9與R7 300系列產品,今年焦點不外乎是採用HBM技術的,新一代繪圖晶片「FIJI」,打造全新Radeon R9 Fury X繪圖卡,怒火迎戰4K遊戲體驗,與次世代VR虛擬實境體驗。
AMD Radeon R9 Fury X 繪圖卡
Fury X採用Fiji繪圖晶片,首顆將高頻寬記憶體(HBM)整合至GPU晶片上,在1011平方毫米的晶片體積中,塞進了22顆die,可以說是一項嶄新的突破,而高頻寬記憶體(HBM)目前最高4GB記憶體、高達4096 bit頻寬,採用垂直堆疊在記憶體晶片技術,不僅縮小繪圖卡整體體積並且更省電。
Fury X使用一體式水冷散熱,採用黑鎳表面的鋁合金外殼,整體質感相當高級,目前Fury X僅只有公版產品,但在日後品牌廠應該會再推出不同水冷版本的Fury X繪圖卡。
除了Fury X之外,還會有Fury Nano採用空冷的超短繪圖卡,而R9/R7 300系列顯示卡,則為上代小改版的產品,分別針對4K、1440p與Full HD等不同遊戲需求所打造。
AMD Radeon R9 300系列與Radeon R7系列GPU將於6月18日開始在特定的電子零售通路販售。AMD Radeon R9 Fury X GPU預計於6月24日起透過指定的顯示卡供應商販售, 其中包括華碩、技嘉、微星、藍寶、XFX、撼訊以及HIS。 不同地區的合作銷售內容將有所差異。
筆者相當期待日後收到Fury X的實際效能測試,與競品相比孰高孰低,對於現今GTA V、巫師3等高需求遊戲的4K體驗效能又能達到幾幀的水準?
AMD Radeon R9 Fury X:649美元
AMD Radeon R9 390X:429美元
AMD Radeon R9 390:329美元
AMD Radeon R9 380:199美元
AMD Radeon R7 370:149美元
AMD Radeon R7 360:109美元
↑ AMD Radeon R9 Fury X採用液體水冷,短小精悍的繪圖卡。
↑ 輸出介面HDMI、DP*3。
↑ 雙8-pin供電。
↑ R7 360 / 370 針對Full HD的線上遊戲所打造。
↑ R9 380則是針對1440p的遊戲體驗。
↑ R9 390鎖定4K遊戲體驗。
↑ 所有Radeon R9 / R7 300系列都將支援DX 12。
↑ FIJI最主要特色為Die Stacking與HBM技術。
↑ FIJI晶片細節。
↑ AMD資深設計工程院士Bryan Black,在口袋直接掏出一顆FIJI晶片。
↑ HBM記憶體,透過層層堆疊達到4096 bit頻寬。
↑ HBM與GDDR5設計差異。
↑ 此次推出的產品一覽。
現場AMD也架起兩套採用AMD Radeon R9 380的平台,展示Frame Rate Targeting Control的技術,在兩組平台旁邊都顯示了平台功耗,在執行相同遊戲的情況下,透過FRTC可以有效地控制平台耗電,左邊這台功耗294瓦、右邊則是189瓦。
↑ Frame Rate Targeting Control。
↑ 右手邊這台189瓦。
↑ 左手邊這台294瓦。
接著也展示了搭載Radeon R9 Fury X的平台運行4K遊戲,但並未顯示FPS的關係,無從得知其效能表現,但在裝機選擇上CPU也採用一體水冷的解決方案。
↑ 4K遊戲展示。
↑ Radeon R9 Fury X。
另一方面也展示Radeon R9 Fury X搭配Windows 10系統運行DX12;另一台則是展示Radeon R7 370線上遊戲4K體驗。
↑ Windows 10/DX12、線上遊戲4K體驗。
這次也請來各家品牌廠商,展示R9/R7 300系列顯示卡,各家也沿用自家空冷散熱系統。但筆者還是較期待品牌廠推出自有水冷套件的Fury X繪圖卡。
↑ ASUS、GIGABYTE。
↑ MSI、PowerColor。
↑ SAPPHIRE。
↑ 彩盒包裝。
臉書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