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顯示器怎麼挑?

我想買3D顯示器,市面上百百款,請問我該挑哪一款? (台北 / 洪同學)

 

圖 / 主動式/被動式的螢幕和眼鏡皆不同,要正確搭配才能有3D效果。

 

 

由於我們雙眼的位置並不一樣,因此看東西時,大腦在對焦疊合區域會產生「視差」。利用視差,大腦將會自動計算物體距離,生成一個看似「立體」的影像。根據該原理,雖說機海茫茫,但我們主要還是可以區分為兩大類3D顯示技術,分別是︰「主動式快門」技術與「被動式偏光」技術。

前者搭配一隻主動式快門眼鏡,鏡片裡夾著一層黑白液晶;平常這層液晶開口端是透明的,通電後會轉為黑色,成為一只快速開關的遮光片。此時,只要配合訊號同步裝置,讓螢幕或顯示卡發送快速的開關命令,造成左右眼所看到的畫面產生時間差,此時大腦就會合成「視差立體」影像。

我們不難瞭解,主動式快門技術的缺點在於︰左右鏡片一開一關,同時間內,眼睛只能接收到一半的入光量。因此雙眼容易疲憊,成本也相對較高,反映在售價上,便略失親和力;此外,快速開關鏡片當然需要仰賴電力,因此三不五時需要充電,較為麻煩。而該技術最大的優勢,在於開關速度,目前每秒可達120次(120 Hz)水準,因此殘影較低,同時擁有解析度較被動式為高的優點。

另一方面,被動式偏光技術的原理,在於讓顯示器生成兩個影像,分明對應左右眼;接下來,透過偏光式3D眼鏡,利用光偏振的原理,使大腦將兩個影像所產生的視差,合成一個完整的立體影像。相較之下,搭載被動式偏光眼鏡的3D顯示器,沒有快速切換所產生的閃爍問題,不易引起頭痛、頭暈、視疲勞或是光敏性癲癇。按照這兩種技術特性,配合你的預算,就可以挑選出最適合你的3D顯示器囉。
 

 

臉書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