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電腦視覺神經系統你所不知的顯示卡大小事
173期小編規劃了顯示卡採購特輯,經由測試不但了解到不同規格的顯示卡有不同的運算效能之外,另外還可看出顯示卡的重要性不輸中央處理器,一樣都是電腦中不可或缺的零組件,中央處理器是運算大腦,而顯示卡就如同是
電腦的靈魂之窗!有部分的使用者都還將顯示卡的功能停留在N年前,但是自從有顯示卡到今日早已過了數十年之久,現在的顯示卡不只是有基本的顯示功能,還具有如中央處理器的運算核心,且運算上更有效率。但挑選顯示卡其實除了運算效能之外,還有許多好玩的事情等待位各來發掘,譬如說主機板上的PCI-E ×16、×8、×4對效能的影響,以及多顯卡平行運算的效能提升幅度,甚至是顯示卡供電方面的問題等等,諸如此類的顯示卡大小事,就是小編這期要與各位分享的重點唷!
基於上一期特別企劃中的顯示卡採購,只是整理出現役的顯示卡規格與效能,增加讀者們對產品的敏感度,未來在升級時較能掌握自己的效能需求。但是顯示卡在選購的過程中,不單只是有效能與規格的疑慮,還是有許多玩家們陌生且不易觀察出的細節,而這些細節不但會影響效能,更會影響價格,以下就告訴各位不曾瞭解的顯示卡大小事。
█ 顯示卡數十載回顧錄
Graphics card中文稱為顯示卡,是今日電腦主機裡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硬體之一,顯示卡顧名思義功能就是顯示電腦正在執行或運算的畫面,人類的靈魂之窗為眼睛,就如同螢幕一樣,而眼睛需要藉由視覺神經系統來控制,那麼顯示卡就如同是電腦的視覺神經系統,控制並傳達電腦運算的結果與資訊的畫面。開始有個人電腦的時代,沒有顯示卡也沒有電腦螢幕,而美國著名的蘋果電腦為了提升電腦的實用性,靈機一動透過內建的輸出裝置,將訊號轉換後顯示在電視機上,雖然相當克難,但當年也只有富豪才有辦法擁有!不久後開始推出有專用螢幕的個人電腦,這時不但有簡單的文字顯示之外,甚至也是彩色顯示的元祖,但是起初的顯示還是一樣只有訊號轉換,並不具有運算能力,具資料記載,一直到西元1981年才由IMB推出具有運算能力的個人電腦獨立顯示卡,正式名稱為「Monochrome Display Adapter」簡稱為MDA。
圖 / 圖為IBM於1981年推出首張具有運算能力的個人電腦顯示卡「Monochrome Display Adapter」
時光飛逝,從世界上首張電腦獨立顯示卡至今已近數十個年頭,不過年代久遠,相信有多數人都不知道獨立顯示卡究竟是從哪時候開始有的,算算時間,1981年小編似乎還沒斷奶,那時就已經有所謂的影像加速卡,也是從這時候個人電腦制定出獨立顯示卡的規格標準,其介面發展為ISA、VESA、PCI、AGP以及今日所使用的PCI Express,簡稱PCI-E。AGP雖然已經由PCI-E來取代,但是至今還有相當多的用戶在使用,PCI-E則是目前顯示卡介面的現役規格,經過多次改版之後PCI-E即將邁入最新的3.0世代,這只是傳輸規格的提升,其介面並沒有因此而改變,現有的PCI-E顯示卡也都能繼續使用,不過技術會是不斷地進步,未來一但研發出更快、更有效率規格之後,PCI-E勢必將被取代之。
前面提到IMB推出首張個人電腦用的獨立顯示卡MDA,其主要功能為2D影像的運算加速,此刻開始也奠定了顯示卡往後都具備獨立運算的能力,彷彿就像是中央處理器一樣。事實上顯示卡多年來一直都沒有正名,直到1998年NVIDIA推出GeForce 256繪圖晶片時,一併提出的「Graphics Processing Unit」概念,簡稱為大家熟悉的GPU,中文亦可稱為「圖形處理器」,這時繪圖處理器才開始成為各界的矚目焦點。
█ 架構進步迅速,超越處理器的運算效率!
如上段所說的,顯示卡經過數十年的發展,使用者能感受到的只是效能上的提升以及外觀上的改變,但是ㄧ般人所看不到的繪圖核心架構也經過大小數十次的改變,就如前面小編所說過的,顯示卡從最早期只有訊號轉換的功能,在技術進步的過程中演變成運算加速,到今日顯示卡已經可以達到超越中央處理器的運算能力,本刊在第164期的封面故事,就以NVIDIA的CUDA核心運算技術為例,介紹了多相關的運用,包括遊戲運算、影音轉檔、軟體應用以及系統加速等等,而AMD顯示卡也有異曲同工的FireStream運算技術,這兩家所使用的核心技術,就是讓繪圖處理器中的運算核心組成群組,簡單來說就是平行運算架構,並且用來協助中央處理器處理龐大的資料。
其實數年前顯示卡就開始投入多媒體運算以外的科學運算,工程師運用龐大的平行運算繪圖核心處理複雜的數據,例如空氣力學計算、流體計算、醫學研究和氣象模擬等等,只要需要龐大資料的運算就能看到顯示卡存在。會比中央處理器有更高的運算能力,原因是架構設計上的不同,中央處理器採用「序列」的運算方式來處理資料,例如要繪製一幅圖,中央處理器會依序精準的計算每個像素的位置,並且給予適當的顏色進行渲染,直到圖形完成;序列運算方式可譬如1+1+1+1+…=?,所以一旦圖形複雜,那麼運算的時間就會大幅增加。而繪圖核心使用的是「平行運算架構」的設計,只要中央處理器將該座標位置傳送至繪圖處理器,接下來就會運用所有的核心陣列個別來運算每個像素、光影以及各種渲染參數,因此核心陣列是同時進行獨立運算,譬如1×?=?,這就是顯示卡架構的平行運算,淺顯易懂吧!
圖 / NVIDIA的Fermi平行運算架構中有16組核心陣列,每組中更有32個CUDA核心。
█ 平行運算提升你的工作效率、爆發出效能極限!
玩家們所使用的顯示卡都有上一段所述的平行運算功能,當然和規格等級有莫大的影響,不過要完整運用顯示卡加速不單要有硬體,軟體也要有支援才能啟用,以一般玩家最常接觸的上網為例,上網必要的瀏覽器中有多數的圖片、動畫甚至影片,豐富的網頁內容也大幅增加中央處理器的負擔,即便是在足夠的網路頻寬下,沒有效能優異的顯示卡,在多工作業的環境下系統也難以維持順暢;反之,入門的中央處理器搭配高效能顯示卡,就能明顯感受到系統速度的提升,因為顯示卡會分擔運算中央處理器的工作,讓中央處理器能繼續執行其他的工作。
為了達到更快速,我們需要增加核心數量!因此多核心架構是電腦近年最大的突破,中央處理器也從單核心進展到今日的八核心,這種技術主要是運作更多的核心同時進行運算,達到更高的效率。顯示卡也一樣,顯示卡的核心中原本就設計有數百個小核心,因此顯示卡的浮點運算效率如今已是中央處理器的數十至數百倍之譜,所以在多年前顯示卡就發展出多核心架構,早期就有單卡雙核心的設計,在一張PCB板上有兩顆繪圖處理器的設計,也有將兩張顯示卡合併為一張,ATI當年也曾經發開發出四顆繪圖處理器的工作站顯示卡。.
圖 / 超級電腦「天河一號」使用龐大數量的GPU作為運算中心
圖 / 高階伺服器所使用的主機板,會使用多處理器架構的設計來提升平行運的能力。
除了單卡多核心之外,同時使用多張顯示卡也能一樣達到平行運算,只要在主機板上多餘的PCI-E安裝同型號的顯示卡,橋接之後可開啟平行運算功能,這技術AMD稱為CrossFire,NVIDIA則為SLI;對於多顯卡的支援度,消費型的高階主機板上最多能安裝四張,其運算效能彷彿就像是小型的工作站伺服器!只不過早期開始推出多顯卡運算的時候,由於受到頻寬的限制,因此運算效率並不好,雙顯卡的效能只成長大約1.2~1.3倍,性價比可說是非常低,因此玩家和廠商們都不看好。不過技術進步提升迅速,顯示卡技術越來越成熟,加上PCI-E頻寬的提升,今日雙顯示卡最高已經可以達到1.9倍以上的效能,對於遊戲或是硬體加速的軟體來說,都有相當大的幫助,以下有小編所測試的單卡與SLI效能成績,讀者們可以參考成長幅度,方便衡量性價比。
圖 / 一般玩家也能藉由兩張以上的顯示卡組成平行運算平台,可大幅提升顯示運算效能。
電腦DIY測試平台 |
|
處理器 |
Intel Core i7-2600 @3.4GHz |
顯示卡 |
GIGABYTE GTX560Ti SOC |
主機板 |
ASUS Maximus IV Extreme-Z |
記憶體 |
Patriot DDR3 2133MHz 2GBx2 |
硬碟 |
Crucial M4 128GB SATA 6Gb/s |
電源供應器 |
Cooler Master 1200W |
作業系統 |
Windows 7 Ultimate SP1 x64 |
近來AMD也在A系列APU平台上導入多核心平行運算,此技術AMD稱為「Dual Graphics」,但不同於大家熟悉的CrossFire,這是讓APU本身的繪圖核心與AMD獨立顯示卡達成平行運算,主要的用意是讓原先使用APU顯示的玩家,升級獨立顯示卡之後也不浪費APU內顯,達到效能加成的作用,另一方面對於有預算考量但又想升級的玩家,可以用同預算達到更高的效益。目前APU問世不久,且Dual Graphics的功能才剛起步,官方也不斷在提升穩定性,同時擁有中央處理器與顯示卡技術的AMD,如果能加以利用此優勢將Dual Graphics功能提升更加成熟,未來在娛樂市場上是必能更能大放異彩。
附帶一提, NVIDIA雖然目前沒有像AMD擁有Dual Graphics的功能,但是筆電使用者應該不陌生NVIDIA有「Optimus」,這是Intel與NVIDIA共同合作的技術,不同於我們所知道的平行運算技術,而是在具有顯示核心的Intel處理器與NVIDIA獨立顯示卡之間,增加一個IGP控制晶片,其運作方式為系統一般操作下,由內顯進行基本顯示工作,獨立顯示卡會切斷電源完全休眠,而IGP控制晶片會主動偵測當下的軟體,當偵測到軟體有支援CUDA加速運算時,IGP會喚醒沉睡的獨立顯示卡接手運算,至於一些遊戲、影音播放等沒有支援CUDA運算的軟體,也會透過預先安裝的驅動程式來判斷是否要切換由獨顯運算?這樣的技術原理就如同KVM(電腦切換器),雖然不像Dual Graphics可加成效能,但透過內獨顯交互運算可大幅降低平台的功耗。
目前在桌機上並沒有Optimus技術,因為桌機不需要擔心續航力的問題,但現在正在醞釀一種新技術,小編簡單敘述一下,以往許多資料或是圖形渲染都還是要中央處理器來運算,當3D繪圖軟體建模完成後須進行模擬運算,此時會將此工作交由中央處理器,而讓整個系統就會處於滿載的狀態,如此一來也無法執行其他工作。新技術能讓運算的工作交由另一張顯示卡, 發揮多核心平行運算架構的優勢,除了達到數倍的效率之外,此時系統可以繼續處理其他的工作。簡單來說,或許未來此技術成熟後能讓顯示核心的平行運算發揮大效益。
圖 / Optimus運作示意圖中可看到,中央處理器與顯示卡會進行切換。
█ PCI-E匯流排的影響
PCI-E是主機板安裝各種擴充卡的介面,一般ATX規格的主機板至少會有2組以上的PCI-E設計,最小的ITX也會有1組。而PCI-E的長度會因為通道數不同而長短不一,目前的通道數共分為×1、x4、x8以及x16四種,主機板上都會清楚標示該插槽的通道數,且依照不同的通道數PCI-E插槽的長度也不同,其中x16是專為顯示卡而設計的頻寬,主要是為了讓顯示卡達到最高的傳輸速率。
雖然主機板上的顯示卡PCI-E插槽長度都一樣,但是插槽內的接點會因為通道數不同pin數也不同,可以參考以下的pin數差異表格,表格中所列出的pin腳總數是金手指兩邊接點的數量,長短外觀可參考小編附上的圖片,由於主題是顯示卡,因此不另說明規格上的差異。為了測試通道數影響效能高低,小編將顯示卡的金手指接點使用膠帶貼起來,只露出需要用到的接點,如此一來就能測試出通道數對效能的影響。
經過測試,可以明顯看出×1與×4的成績落差最大,從×4到×16的成績都小幅度的增加,而x16的成績則是最高。這個測試的用意是讓讀者們了解到PCI-E的通道數如何影響顯示卡效能,在安裝顯示卡時就必須要注意安裝的位置,畢竟顯示卡插槽都長得一樣,只是內部pin腳數量不同,一旦安裝錯誤會導致顯示卡無法全速運作,並且難以找出原因所在。
PCI-E通道數差異 |
|
通道數 |
pin腳總數 |
×1 |
36 |
×4 |
64 |
×8 |
98 |
×16 |
164 |
電腦DIY測試平台 |
|
處理器 |
Intel Core i7-2600 @3.4GHz |
顯示卡 |
GIGABYTE GTX560Ti SOC |
主機板 |
ASUS Maximus IV Extreme-Z |
記憶體 |
Patriot DDR3 2133MHz 2GBx2 |
硬碟 |
Crucial M4 128GB SATA 6Gb/s |
電源供應器 |
Cooler Master 1200W |
作業系統 |
Windows 7 Ultimate SP1 x64 |
從測試成績上看來,目前的×16對於現今的顯卡已經是瓶頸,而×8與×16之間差距也明顯不大,似乎目前的顯示卡也沒有更大頻寬的需求,但是別以為這樣就沒戲唱了!日前許多Z68主機板開始支援PCI-E 3.0,只要看到標示「Gen3」都是能支援,主機板的部分可以參考本刊「第170期本月焦點」,有詳細敘述PCI-E 3.0功能與支援度。針對顯示卡的部分,小編現在有收到一些消息,在明年AMD和NVIDIA要推出的新一代顯示卡,沒意外都會支援PCI-E 3.0,且必須搭配日前推出的Sandy Bridge-E或是明年Ivy Bridge。有此可知,不單要主機板支援PCI-E 3.0,顯示卡和中央處理器都必須要有支援,因此,現在許多主機板廠商打著Gen3的名號做為賣點,對目前的玩家來說並沒有實質上的幫助,等待明年產品全面上市之後才能真正體驗PCI-E 3.0帶來的高速頻寬!
█ 電源供應器之+12V的重要性
要馬兒會跑,又要馬兒不吃草是不可能的!每一張顯示卡都必須要供電,而且要穩定才能持續發揮強大的效能,不同規格的顯示卡也會有不同的供電需求。寫到這裡突然想起曾經有位朋友問過小編,為什麼有些顯示卡可以不用外接電源?讀者們看到想必也會覺得好笑,其實並不是沒有設計外接電源的顯示卡就不需要供電,讀者們還記得第一段的顯示卡回憶錄嗎?顯示卡的安裝介面PCI-E本身就能提供75W的電源,對於一些入門規格的獨立顯示卡、音效卡,或是各種功耗低於75W的擴充卡來說都不需要額外的電源,這就是為什麼某些顯示卡不需要外接電源的原因了!
圖 / 入門級顯示卡因功耗不高,只需PCI-E所提供的75W就足以驅動,因此不須外接電源。
但是除了入門顯示卡之外都需外接電源,顯示卡的電源供應來至於電源供應器的+12V,不同規格的顯示卡的瓦數和安培需求都不一樣,就算是同個核心規格,但是只要超頻也會增加供電需求。顯示卡所使用的12V的設計分為三種,分別為單組、雙組以及多組(三組以上),所謂單組就是所有的零組件都共用一組,電源供應器上的標示也只標示一組+12V,優勢為使用率較高,但相對過載保護也較慢。雙組+12V的設計為中央處理器獨自一組,其他硬體共用一組,標示上也會有+12V1、+12V2,這樣設計是Intel為了確保中央處理器的供電穩定而設計的,因此被一分為二的+12V使用率也不如比單組;三組以上一般稱為多組+12V,其設計與雙組相同,多組是為了高瓦數或是多張顯示而設計,因此瓦數的使用率有比雙組高許多,標示與雙組一樣會在+12V後面加上數字做為組別辨識。因目前電源供應器沒有完全按照標準規範,以上的解說僅供參考,實際的情況還是要以各品牌的設計為主。
圖 / 單組+12V電源使用效率較高,但過載保護較慢。
圖 / 多組+12V適合高階或多顯卡使用,過載保護較快,但電源使用率較低。
圖 / 高階卡供電需求甚至需要3組8PIN,適合使用多組+12V設計的電源供應器。
通常各品牌的官網都會說明產品瓦數需求建議,少部分的品牌更會標示安培需求,瓦數的概念對一般玩家來說比較沒問題,目前主流的電源供應器瓦數約為500W左右,只要不是來源不明或品質不穩,都能輕鬆應付入門至中階顯示卡;中階以上尤其是超頻版產品,瓦數的需求基本上都已超過整個平台,重點當然除了要注意瓦數是否足夠,也要了解+12V要多大的安培,才不會因為供電不足導致顯示卡運作不正常。 此外,部分高階主機板在PCI-E插槽旁會有大4Pin供電設計,許多玩家總是不清楚這用意在哪,也不確定到底要不要插上電源,但這個設計其實很簡單,只是為了讓多顯卡的環境下穩定PCI-E的供電,因此只會在高階主機板上才有如此設計,如果沒有使用多顯卡的需求是可以不用理會。
圖 / 部分高階主機板的PCI-E插槽旁會設計大4pin插座,目的用於穩定PCI-E供電。
█ 看懂散熱設計也是一門重要課程
雖然顯示卡的規格和效能固然重要,但是千萬別忽略了散熱系統,這可是會影響顯示卡是否能發揮最大效能的關鍵!顯示卡在剛推出時,各品牌幾乎都會沿用公版的設計來販售,而公版的散熱器也相當容易辨識,採用封閉式風罩以及渦輪式風扇,販售之後陸續會推出自製版散熱器,且各家的散熱設計都具有獨特的風格,因此有許多玩家總是被散熱器外觀所吸引。
圖 / 公版慣用的封閉式散熱器,散熱效果相當有限。
顯示卡散熱器並不好挑,因為從外觀無法斷定散熱的好壞,但是只能從基本的觀念來協助挑選,例如散熱器的材質、銅管數量粗細、風扇大小數量等,這些都是可以作為散熱效率的參考依據,一般來說散熱器的底部為了提升導熱效率,會採用純銅材質設計,部分散熱器除了純銅材質之外,更是會鍍鎳處理,鍍鎳的特色是能避免純銅氧化而降低熱傳導效率,因此讀者們可以看看自己的顯示卡散熱器上的銅管,使用一段時間後就會開始氧化,色澤明顯變暗沉,或是因為氧化後所呈現藍或綠色,這樣也會影響導熱的速度,如有遇到此現象,可使用金屬拋光劑或是銅油來處理氧化的部分。
圖 / 從圖中可以看到氧化後的銅管,表面色澤明顯變暗沉。
圖 / 多數品牌顯示卡散熱器的設計,大型鰭片和銅導管已成為設計指標。
其他像是鰭片與風扇的設計,對於散熱的幫助各品牌應該都差不多,中階以上的顯示卡通常會將其片設計與卡的本體一樣長,雖然有助於導熱,但視覺的影響還是會影響消費者採購意願。但是只靠顯示卡本身的散熱器,可能還不夠的!玩家總是忽略了機殼本身的散熱,顯示卡的散熱方式會讓廢熱產生在機殼內部,再藉由機殼的對流來排出,中低階入門卡的溫度較低所造成的影響不大,但高階以上的運作溫度高,如不能迅速將熱氣排出,除了顯示卡本身會降低散熱效率之外,相對會提升零組件的運作溫度,這樣對硬體壽命和系統效能都有影響!
圖 / 機殼對流設計會直接影響顯示卡散熱的效率,因此選購時也要多注意。
█ 一次就搞懂影像輸出介面
為了能讓使用者知道電腦正在做些什麼事情,所有的運算都必須透過訊號輸出到螢幕上呈現,因此傳輸介面就成為顯示卡與螢幕之間的橋樑,看似簡單的影像傳輸介面,其實最也往往讓人摸不著頭緒。目前使用中的影像輸出介面有D-Sub、DVI、HDMI和DisplayPort這四種,以下小編簡單介紹一下這四種介面與顯示卡的關係。
● 壽命最長的類比訊號D-Sub
圖 / D-Sub至今還有多數電腦使用,是壽命最長的介面。
D-Sub是D-subminiature的簡稱,是VGA(Video Graphics Array)類比輸出的連接端子,而「subminiature」意思為超小型,似乎是當時的這樣的設計已經非常小,又因造型與英文字母D相似,所以才會取名為D-Sub。這種規格也是目前市面上最為廣泛使用的介面,發展至今,有大部分的顯示器還是保留D-Sub的設計,但是因技術進步,數位訊號老早已取代類比訊號,只剩下部分入門顯示卡才會配置。D-Sub類比輸出因必須經過訊號轉換的過程,所以影像會產生失真現象,因此不難發現使用D-Sub時,尺寸越大的顯示器越容易看出因失真所產生的模糊與毛邊。
● DVI還是主流介面
圖 / DVI還是目前主流的介面,分為DVI-D、DVI-I。
DVI(Digital Visual Interface)於1999推出,是用來取代D-Sub所推出的數位端子,推出的用意在於改善電腦顯示品質,在CRT顯示器年代,顯示卡必須將數位訊號轉換成類比訊號後再輸出,但是當數位化的液晶顯示器推出後,原先程序由數位轉類比這段成為多餘的,因此透過DVI能將顯示卡的數位訊號直接傳送到數位液晶顯示器,讓畫面更加清晰。但需要注意雖然顯示卡透過DVI可輸出數位訊號,但是連接用的線材卻有不同的輸出類型,可分為進傳送數位訊號的DVI-D、可傳送數位及類比訊號的DVI-I,以及只支援類比訊號的DVI-A,所以如果誤使用DVI-A的訊號線,那也只能傳送類比訊號至顯示器,安裝時可要仔細看一下唷!
● 深耕人心的HDMI
圖 / 原先是影音用介面,卻在這幾年在電腦市場迅速拓展。
而近年來開始普及的HDMI(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定位就稍微尷尬了點,也許有多數人從來都不知道HDMI其實是「高畫質多媒體影音介面」,簡單來說也是用來取代RCA等影音類比訊號,只不過HDMI可以同時傳送聲音和影像訊號,以往電視使用多媒體播放器時,影像和聲音必須要分開安裝,但是透過HDMI只需要一條線就能包辦,簡化了安裝程序與線材數量。
雖然HDMI原先就不是用來取代DVI,只是近年來電腦數位化,也結合了高畫質多媒體的功能,越來越多玩家使用HTPC作為多媒體播放器,多數只要有內建影像輸出介面的主機板,都會有HDMI的設計。而HDMI又能同時傳送非壓縮的八聲道音源訊號,以及1080P解析度高畫質影像,如果玩家使用的顯示器有內建喇叭,就設定好之後就可直接輸出聲音,因此顯示卡在多年前就開始採用HDMI介面;此外,對於電腦玩家須注意的是,HDMI規格中只有1.4以上版本才有支援3D立體輸出,並且能支援2160P的超高解析度,不過現階段2160P解析度對一般使用者來說沒這需求與設備。
● Display Port才是取代DVI的正宮
圖 / Display Port是取代DVI的新介面,但卻因為HDMI搶先普及而進展腳步緩慢。
以上三種介面大家或許都很熟悉,但是這兩年才投入多媒體顯示卡的DP(Display Port介面,知道的玩家屈指可數!DP介面制定於2006年,是一種全新的數位訊號介面,和HDMI一樣能透過專用的訊號線同時傳送影像與聲音,並且支援HDCP,但是重點來了!事實上DP才是真正要取代DVI的數位影像傳輸介面,而不是HDMI!
其實DP的優勢還包括支援最新的1.1a版,可以輸出120Hz更新頻率的1080P解析度畫面,與HDMI 1.4版一樣支援3D立體顯示,只是支援DP介面的3D螢幕還不普及;除此之外,DP具有螢幕串接功能,就像是AMD推廣的Eyefinity多螢幕就必須透過DP來達成,應用上比HDMI更加廣泛,不過相較於HDMI,原本應該是正宮的DP卻讓早幾年推出的HDMI搶盡風頭,甚至是目前的液晶顯示器都只有少部分型號有支援DP介面,從顯示卡上來看,雖然AMD極力挽回DP介面的市場,但是HDMI多年來已經深耕人心,想要重掌電腦影像介面的地位似乎還有一段路要走!
● 輸出介面能互轉嗎?
以上就是顯示卡用的四種介面概述,或許小編並沒有說明的非常清楚,讀者們如果想深入了解的話,不妨可以上網搜尋相關資料,或是參考相關的規範,就能更清楚各種影像輸出介面的差異性,以及如何運用。至於有些讀者向小編反應,多螢幕一定要使用DP介面嗎?其實一剛開始推出Eyefinity是一定需要透過DP,但是內建DP的顯示器相較於主流DVI/HDMI的款式,價格還是稍貴了一點,不然就是要另購主動式DP轉DVI Dual-link轉接器,雖然一樣可以達成多螢幕,但價格也不斐,因此Eyefinity並無法順利打入主流玩家市場,不過藍寶科技為了打破這僵局,推出了三螢幕免DP介面的顯示卡,簡單來說就是將轉接器的功能直接設計在顯示卡上,讓玩家省去轉接的繁雜程序,如此設計更能貼近想嘗試多螢幕玩家。
至於各種介面是否能互轉,答案是可以的!市面上都有賣各種互轉的線材,但是相信在支援多介面的螢幕普及之下,似乎已經不是絕對重要的問題,許多主流螢幕都同時支援2~3種輸入介面,顯示卡也都一樣內建至少2種以上的輸出介面,幾乎都能符合玩家們各種的使用需求,支援DP介面的螢幕也在AMD的Eyefinity推廣下也逐漸普及,不過就實用面說,在一般單螢幕的使用環境下,HDMI與DP並沒有太大的差異,加上HDMI已經是相當普及,即便專業DP螢幕能提供較高色彩,相信多數玩家還是會選擇普及且價格便宜的HDMI顯示器。
圖 / 一般介面戶轉沒什麼問題,但DP要轉其他介面就得透過特定晶片。
圖 / 市面上主流液晶螢幕多數都會支援多種影像介面,但是DP介面卻只有佔少數。
█ 總結
終於進入本篇特別企劃的尾聲了,小編原先要將本期的內容與上期寫在一起,不過小編很偷懶的將它一分為二,加上要讀者一次看完這阿婆裹腳布又臭又長的文章也不是件好事(迷之聲:其實是小編自己懶,所以才拖稿)。
小編自認為這篇文章並不深,多數讀者都可以很容易明白,這也是因為其實現在的電腦玩家比幾年前專業許多,加上現今的網路世界發達,很容易就能在網路上搜尋相關任何資訊,只是很多眉角並沒有太了解,就像是如何針對使用的環境挑選適合的顯示卡,或者是依照顯示卡的等級來決定電源供應器的規格,還有最近才有玩家告訴小編,直到現在才知道自己使用一年的顯示卡原來可以接三個螢幕,所以說這些顯示卡的應用知識在一般使用上都是有很大的影響,甚至是最基本的規格和設計概念,雖然玩家並不需要非常熟悉,畢竟也不是工作上的需求,多了解一點對於使用和選購都有幫助。
因此小編從上一期的多媒體顯示卡採購特輯到本期的顯示卡大小事,效能等級和使用細節一氣呵成,讓玩家們不再因為挑選顯示卡而煩惱,這就是小編此特企的最終的用意了,或許還有相當多的細節並沒有提到,但由於受到篇幅與作業時間有限(迷之聲:明明就是不想寫),小編也只能整理出平常玩家會忽略的狀況,以及經驗的分享。
不曉得讀者們是否有發現調校和超頻的部分這次並沒有提到,小編是擔心讀者們很難一次消化那麼多資訊(迷之聲:就說是懶得寫咩),不是小編不想一次寫完,這個月天氣變化莫大,每當下班時間就想趕緊回家抱著棉被,新信各位讀者也是。會將調校的部分規劃在下一期寫,是因為調校的部分已經是屬於進階玩家的領域了,畢竟不是每一款顯示卡的調校方式不同,所以還必須先了解調校的用意以及如何調校,當各位已經能明白如何挑選及掌握顯示卡硬體的部分之後,再進一步吸收設定與超頻,逐步探討才會有所收穫,這樣才能「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不過到這還不算結束唷,小編在這預告在下一期將告訴玩家們,如何調校顯示卡效能,以及探討有關驅動程式,這樣相信能讓玩家們對於顯示卡挑選和使用更能得心應手,請各位拭目以待吧!
臉書留言